学校官网  本站首页  部门概况  党建工作  关工委工作  政策法规  老年大学  群团组织  健康养生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高举旗帜 努力奋斗》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报告----李善辉
2012-12-14 00:00  

 高举旗帜 努力奋斗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李善辉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有义务也有责任对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学习与宣传。通过学习体会,我想谈以下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内容结构上可分为四大块十二部分。第一块是成就和总结(即报告的一、二部分)第二块是目标、任务(即三、四、五、六、七、八部分)第三块是保障条件(即九、十、十一部分)第四块是党的建设(即十二部分)。

一、过去五至十年工作成就和基本总结

(一)过去五至十年取得的成就

用几个数字是最好的说明: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达到5.4万亿美元,超过日本4千亿美元。外汇储备从十年前的286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3.3万亿美元,世界第一位。年进出口总额达3.6万亿美元升为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1000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400美元。十年成就可用上了“三个大台阶”和“两个时期”来表述。三个大台阶是: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两个时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时期。

(二)深刻理解十八大的主题

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说明了大会主题,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主题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四个重大问题,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况、达到什么目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八大报告的核心与灵魂,是精神实质,旗帜是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和发展道路的集中体现,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旗帜关乎方向,关乎理想信念,是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道路关乎命运。我们党必须保持一种奋斗的精神状态。这就是主题点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四句话。我们党经历九十多年的征程和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一靠路线正确,二靠作风正派,第三靠的是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这个伟大的成功历史经验,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可见精神状态关乎成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十八大提出的目标,目标关乎未来。

(三)对科学发展规做出了新的定位

十六大以来,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需要,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年来,经过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愈发显现,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的时机已经成熟。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增写进党章,写入十八大政治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定位,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报告进一步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意义,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必须”的要求,即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这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形成了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第三次,这是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四)提出了八项基本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三大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报告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八项基本要求包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八项基本要求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每一条都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八项基本要求对当前突出问题、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一做了回应,强调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原则、价值追求和根本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认识成果,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三大规律”新的认识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八大基本要求是管方向、管全面、管根本的,同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一起,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根本方针和原则。在“五个基本”的基础上,报告强调基本国情没有变,主要矛盾没有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告诫全党要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把不偏离“一个中心”和不偏离“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五)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相互关系及其伟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九十年奋斗的根本成就,也是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证。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成功实践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成功的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及其相应体制。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做了三位一体的新阐释、新论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科学结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报告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要求全党坚定和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六)深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要求和部署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虚的,而是有扎扎实实的实际内容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忘记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是党的庄严使命、国家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要聚焦在这个总任务上。我们党从十二大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十三提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任务,到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任务,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提出“美丽中国”新概念,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时代召唤、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结果,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更加完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道路更加广阔,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为全面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目标、任务

(一)论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新的目标要求(第三部分)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是十八大主题报告的重要内容。建设体现了实践过程,建成则是努力实践的结果,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说明我们党对发展目标认识的新飞跃,体现了十八大为人民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和实现目标。

在十六大、十七大的基础上,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个新的目标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人民生活全面改善,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四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

提出“两个翻番”的目标表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报告还提出“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偿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报告再次重申了十五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即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第三步。

报告强调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和推进改革开放,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二)报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五个任务要求(第三部分)

报告提出要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改革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出全面改革总目标、总要求。

报告认为,适应发展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报告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五个“加快”的任务要求: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经营体制;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等。

(三)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要求和五项任务,阐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第四部分)

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挥新活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五项任务。

(四)强调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明确态度、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际内容(第五部分)

报告阐述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两个必须”、“三个更加”、“一个突出”的要求:1.必须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报告提出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1.要求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2.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更加注重法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突出地把制度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从支持和保证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报告提出在建立健全选举民主制度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即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求,也符合我国国情。随着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更需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向着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达到广纳群言、广集民意、增进共识、增强合力的目的。把促进协商民主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提了出来,是一个创新。

(五)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第六部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遵循三个坚持和四项任务。三个坚持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四项任务是: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报告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可以说,这一表述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三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六)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提出了六项任务(第七部分)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及新进展,努力让人发过上更好生活。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特别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节、行政调节、司法调节联动的工作体系。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第八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越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关注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泉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报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报告的一大亮点。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保障条件

(一)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九部分)。

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二)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第十部分)。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统一,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台湾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就交流、对话与合作,并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和平发展前景。

(三)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第十一部分)。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外交政策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实践者。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12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接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富强了也决不谋求霸权,决不搞扩张。请世界人民放心。

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十二部分)

随着党的建设实践发展,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报告要求全党要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强调党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报告专门就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进行强调和部署,这也是一个突出点。要求全党自觉遵守党章,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这对保持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是完全必要的。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八个方面总体部署:(一)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经得住新考验的精神支柱;(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四)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的组织基础;(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六)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七)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八)要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对党的建设的任务要求是既着眼于保持和发展我党先进建设的根本点,又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而提出来的就,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新境界,对党的建设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说明我们的党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同志们!只要我们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目标和蓝图努力奋斗,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

 

 
 · 热 点 新 闻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桂林理工大学离退处
地址:桂林市建干路12号 邮编:541004 办公电话:0773-5896450